钟南山院士说:现在疫苗开始打了,把所有的希望放在疫苗上是不对的,在中国特别好的办法就是太极拳... 太极拳跟慢阻肺能有什么关系? 钟南山说,40多年前,他所接触的一个病例曾让他脑海里浮现出这个问题——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,当时他为一位40多岁同时患有淋巴瘤又有慢阻肺的病人治疗。这位病人熬了四、五年病情还控制得比较好。钟南山在进一步的问询中了解到他每天都练太极拳。 “当时我就感到好奇,太极拳真的有这种效果吗?”钟南山说:40多年来他对研究太极拳一直有兴趣,想弄清这种古老的锻炼方法对慢阻肺能起什么作用。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中心负责人、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罗远明教授牵头所做的一项发表在《CHEST》国际医学专业期刊上的研究——“太极拳对慢阻肺康复治疗研究”给出了答案——这项研究纳入120名未使用过支气管舒张剂的中国农村慢阻肺患者,在给予所有患者茚达特罗治疗后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,分别接受传统肺康复锻炼和太极拳锻炼。 研究结果显示,在正式康复锻炼结束时,两组患者的相关呼吸问卷评分改善程度相近,而在康复锻炼结束后第3个月,生活质量量表、六分钟步行距离、呼吸困难量表、股四头肌肌力在太极组中的改善较传统肺康复组更为显著,所以可认为太极拳是传统肺康复锻炼合适的替代方法,甚至可能获得更好的远期收益。 太极拳,这种柔缓的、循序渐进的运动方式,为什么能起到改善慢阻肺患者功能状态的效果? 钟南山解释: 慢阻肺最大的困扰是气促,不管处在哪个阶段,气促主要有两个原因,一个是过度通气,所以需要调整呼吸;第二个是肌肉的力量不够,特别是下肢肌力需要加强。国外现在主要的康复方法是步行或借助跑步机、踏车进行锻炼。而上述研究发现,经过一段时间、一定强度的太极拳运动训练后,患者6分钟步行的距离还更长一些。 “我也觉得非常意外。”钟南山说:事实上,打太极拳经常有半蹲的姿势,步行对股四头肌的训练比不上一定强度的半蹲。打太极拳除了能锻炼下肢肌力,又有助于调整呼吸,所以这种锻炼方法使用得当对缓解慢阻肺气促的困扰效果就出来了。 与会专家指出,打太极拳这种锻炼形式成本低,患者在家中就可以进行,如果能将它作为新的肺康复锻炼形式推广开来,将使更多慢阻肺患者获益。 |